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,在臨近春節(jié)的時候,有一部宣傳片,突然在網(wǎng)上大火起來,此宣傳片的名字叫做《啥是佩奇》,不得不說該宣傳片做的的確十分感人,劇中爺爺將自己做的禮物拿出來的時候,簡直震撼到了我們,以至于很多家長都非常期待之后的正片《小豬佩奇過大年》。
因為宣傳片中講述的主要是過年團圓的故事,所以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從中領(lǐng)悟到些許道理,相信很多家長也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(jīng)定好電影票,但觀看時的場面一度非常尷尬。
雖然事情已經(jīng)過去好久,但此時想來卻依舊感覺槽點滿滿,正片甚至還不如宣傳片火,為什么呢?甚至很多看過的家長們表示,如果把宣傳片拍成電影的話,可能比真正的大電影還要好看,而在電影院觀看《小豬佩奇過大年》的孩子們都看不下去了
按理來說,該劇的口碑應(yīng)該不至于那么爛,畢竟從演員陣容來說,只能用“豪華”兩個字來形容,例如我們熟知的演員朱亞文、劉蕓等等,還有臺灣金馬獎的女演員歸亞蕾,上海國際電影節(jié)的最佳女主角方青卓,演員陣容空前的強大。
以上提到的幾個人,隨便拍部劇相信都能夠無情碾壓它,如果你問我“如何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?”,那么我就會給你推薦《小豬佩奇過大年》。
小該電影并沒有一條貫穿整部劇情的故事線,而只是將各種故事,硬性的穿插在家人的日常中,爸爸先來講個故事,講完之后媽媽再講,然后再是奶奶、姥姥,導致家人的日常感覺就像廣告,場面一度十分尷尬。
而其的票房總結(jié)出來之后,很多網(wǎng)友紛紛表示,可能導演將心思完全用在預告片上,至于正片?湊合湊合得了。用“湊合”來形容好像都有些不太恰當,因為實在是連“湊合”都沒得“湊合”,湊合出來的東西得能看啊,總不能看完之后讓觀眾倒胃口吧。
其實,《小豬佩奇過大年》完全就是趁熱打鐵,趁著春節(jié),然后又是豬年,再蹭一波回家團圓的情懷,才有了該電影,很多人看完之后紛紛表示:“真該為智商充錢了,先當初是為什么才要選擇來看它呢?抽風嗎?”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《小豬佩奇過大年》呢?感受如何?歡迎在評論區(qū)留言。